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

融合 • 开放 • 协作 • 共享

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黄河科技学院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基本单元,专业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专业质量评价是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变革,有效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学校将数据驱动理念应用于专业质量评价综合改革,通过政校合作、技术赋能和协同创新,构建了数据标准统一化、指标体系一体化、评价方式智能化、结果反馈可视化的专业质量评价新体系。已经连续两年服务全省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每年编制《河南省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报告》,发布锻强提质、限制淘汰等四类专业清单,为教育厅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布一流专业建设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为全省57所本科高校提供专业建设规划及评价服务。

一、工作背景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高等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内涵发到党的十八大推动内涵发,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实现内涵发和今天高质量发,我们国家对于高等教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提供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高等学校的新期盼。

当前,河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到了大有可为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锚两个确、全面实施十大战略,聚焦高质量要求,以前30年的眼光想问题、做决策,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十四时期,是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高等教育起高峰、出重彩的关键机遇。楼阳生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调研就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为着力提升我省本科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22〕93号),提出构建以评价为牵引、以课程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专业建设体系。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变革,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黄河科技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质量评价改革,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将数据驱动理念应用于专业的质量评价实践,构建了数据标准统一化、指标体系一体化、评价方式智能化、结果反馈可视化的专业质量评价新体系。

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拟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数据孤岛现象普遍、覆盖面不宽、时效性不强,无法实现评价常态化、定量化和智能化,评价模型较为单一,缺乏评价数据的交互利用机制,专业评价的各主体投入的成本较高。

(2)不同高校对同一专业各要素的标准设置不同,评价尺度不统一,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不强,数据信息在不同评价主体间流转,成本高、效率低、透明性差,专业质量评价结果难以被有效利用,无法支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

(3)政府与高校之间、学校内管理部门与专业之间等主体沟通机制不畅,本科专业质量评价目标不一致,不同评价间逻辑关系和相互支撑度较低,难以形成合力。

二、工作举措

1.领导高度重视,政校共建专业化评价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专业质量评价工作,校内成立质量监控中心,负责专业质量评价工作改革和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工程项目设立数据驱动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专项,由学校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教育厅高度认可学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成果202012月依托学校成立了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全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质量评价和发展规划修订等工作。教育厅高教处和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统筹领导,把方向、画蓝图,提出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提供政策支持。学校作为中心主任单位,牵头负责全省本科专业规划的调查研究、评价分析和年度报告,以及河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心工作,依据中心职能围绕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等分设科室,并提供专门办公场所、专项经费支持等,为本科专业评价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多元参与协同推动,创新专业质量评价工作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管理服务中心的作用,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推动的本科专业质量评价监测机制。中心建立专业质量评价专家论证工作机制,在本科专业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采集模板编制、专业质量数据分析报告、阶段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分析报告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项目上,均邀请教育厅领导、中心副主任、教指委专家等开展评审、研讨和论证。在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专业建设数据可视化分析、专业阶段性评价等阶段,广泛征求全省本科高校意见建议,兄弟高校共商共建,积极参与平台功能测试,及时反馈测试体验;共商制定评价标准,梳理反馈改进意见;同时围绕专业数据库建设、评价报告编制等献计献策,确保专业阶段性评价数据的准确性、模式的创新性、操作的科学性。突破校线模式,区域内专业布点高校和对应产业链企业,按专业大类成立新型产教融合联盟,依托数字化平台服5万多家企业40余万学生,将企业和社会群体有机融入全省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3.坚持数据赋能,推动全程监控和动态预警的智能化评价

围绕高质量专业建设进行了数字化平台的研发、设计和优化,形成了集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专业建设可视化动态展示、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专业结构动态化预警等功能为一体的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一是围绕专业建设数据中心。通过统一数据标准、采集流程,定量数据规范化,定性数据标签化,制定数据管理、使用相关制度,集中管理专业建设相关信息,校内对接教务系统等业务系统,外对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国家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原有数据孤岛问题。建成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等公共数据库,实行分级赋权,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减少重复填报,保障数据高效互通、准确共用。二是建立数据常模开展智能化动态预警。建立专任教师、课程教学、专业教学资源利用、学生就业升学等核心指标常模和质量发展数据模型,分析全省专业核心指标年度变化和横向对比,为专业高质量建设政策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4.对接需求,成果导,形成一体化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指标体系

按专业类成24个课题组深入产业调研数据调研结果,形成对150个专业的职位标2845个,专业技能标9252个,建--企业分类标准、产业链人才需求标准、专业人才质量标三大标准数据库;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编写全省适用的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价核心指标体系,保障课程、专业评价校内、校间标准一致。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明确了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的指标及权重分配,重点关注专业建设基本情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专业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内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50个观测点,指标权重设置突出人才培养效果,对艺术类、外语类、体育类专业适当调整,基础权重按观测点平均分配,对体现建设水平、建设成果、学生培养效果等的重要观测点适度倾斜。

5.细化工作流程,严格项目管理

围绕专业评价的日常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每周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开展周工作情况进展汇报,对相关问题共同协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产出形式、时间节点等;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及时开展工作复盘,避免信息错位和工作衔接断档;坚持多措并举,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复核基础数据、校验提取规则、配置系统格式,清洗异常数据等。

三、工作成效

1.建成数字化平台,服务全3257个专业点动态质量监控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数据基座。平台用数据反映全省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基本状态主要实现四大功能:专业数据采集;专业建设动态展示;专业评估和预警指导。专业数据采集,实现对本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上报和统计。专业建设动态展示,基于高校本科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通过数据统计,实现高校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指标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专业评价,服务教育厅组织的本科专业评价、一流专业建设评审等评估评审相关工作的技术支持,包括任务发布、专家选聘、专家评审、系统评审等。预警指导,在高校数据上报、统计和分析基础上,支持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等统计数据的对接,实现对本科高校和高高专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优化等提出预警和决策指导。截止目前平台共覆盖全57所本科高3257个专业点6年专业基本状态数据,每年数据量达430余万条数据。依托这些数据形成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实现教育厅对全省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的常态监控,同时也服务各个学校建立了校内专业建设质量的常态监控。

 

img1

1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登录界面

 

2.实现智能化评价,形成全省高校本科专业常态化评价机制

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全省高校本科专业的智能化评价,支持全省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的全覆盖,为我省健全本科专业的常态化评价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全57所本科高2016-2022年本科专业建设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填报,按照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效果等指标,从省级、校级、专业三个层面,通过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呈现了374种专业3220个布点的建设动态。基于2020年度2021年度的专业建设基本状态数据,完成了两年全省本科专业阶段性评价,从建设成效、教师队伍、教学资料及利用、学生培养成效等四个方面和综合成果为全省专业进行评价,编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报,并55所本科高校形成校版专业评价报告,直观展示全省专业建设情况、各专业建设现状及该专业与省内其他高校同一专业的差距,学校的优势和劣势专业、专业建设动态等信息。同时从专业基本情况、生源情况、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监控、培养效果7个方面分析了全省高校专业建设质量,面向各高校设计了个性化分析报告框架,为各高校提供精准服务。

 

img2img3

2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报告2021年)

 

img4img5

3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报告2022年)

 

img6

4 2021年专业建设基本状态数据生成的专业质量报告

 

3.提供精准化分析,助推全省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科学决策

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我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发展动态等提供了数据支撑,学校和中心依据这些数据,根据产业结构分析,提供产业结-专业结构的匹配度分析。参与起草关于提前谋划落实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通,核查了我2022年高校反馈的拟新增专业、停招专业、软件学院专业,复核统计2019-2022年停招、锻强提质、重塑升级专业,参与制定了河南省急需特需本科专业支持目录清单和河南省优化调整、限制新增本科专业控制目录清单等,为我省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四、工作经验

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校在建设实施中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数字化转型驱动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用数字化思维去引领本科专业质量评价的系统性变革创新专业评价模式重组和变革专业评价机制促进专业高质量建设和高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二是坚持成果导向。聚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对接产业企业需求去制定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对专业建设成果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反馈,着力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始终围绕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评价理念、转变评价模式、转变结果反馈等,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通过数据驱动建立评价信息采集、评价过程新监控、质量评价结果反馈的闭环体系,形成专业质量可持续发展机制。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优化数据驱动的高校本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一是续优化平台功能,使平台更加科学化和便捷化;二是持续深化分类评价,针对我双一流高特色骨干大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应用型本科高分类,设置不同的专业建设阶段性评价标准;三是持续完善沟通机制,围绕专业高质量建设及专业质量评价等组织开展校际间交流,形成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与长效机制。

 

浏览量:0